誠信是什麼?誠信可以吃嗎?大詩人教你如何維護誠信、保有信任

先講個真實故事: 朋友汽車遙控器沒電,依照慣例去常去的電器行,店員也照例的拆封新電池替顧客更換,遙控器電源顯示燈恢復,可是...汽車卻依然無法接收到遙控器訊號,朋友迅速果斷地前往購買遙控器的鑰匙店,可能是遙控器壞了,還好鑰匙店也在附近,結果鑰匙店店員看到新更換的電池,就說這個電池太舊了,電池上面第一個數字3是生產年份,2013年生產的也太久了,可能電力不夠充足,所以我們店裡賣的都是8開頭的,於是換上鑰匙店的新電池,遙控器終於可以正常使用了。 問題來了?接下來你會怎麼處理? 朋友就把在電器行買的電池,留在鑰匙店裡廢棄物回收了,然後認定電器行的錯、銷售不老實,下次再也不要去電器行消費,改去鑰匙店購買電池。 我請朋友再去找電器行,給他們一次解釋的機會。 朋友覺得不過是一百多塊的事情,何必這麼麻煩呢? 我也不是覺得是錢的問題,而是信任的問題。 不給電器行解釋的機會,下次你拒絕再次去消費,不只電器行損失一個顧客,你自己也失去一個消費的管道,多年以來建立的信任就要這樣毀壞了,有可能最後自己失去對這個社會的信賴,不見得是這個社會的問題,有部分是自己的責任。 於是我們一起去電器行反映這個電池的問題,店員也不知道電池製造年份這個資訊,但是他們也很正面的面對這個問題,說會跟製造廠商反映品質不穩定的問題,同時也拿出店內未拆封的電池,跟我們一起查看,發現到電池背後說明就顯示出「第一個數字為製造年份」,然後店內仍有數個未拆封電池,標示第一個是數字3的。 這下換店員尷尬了,不過他們也是很迅速的退錢給我們,剩下的問題就讓他們自己處理,結束後電器行有再次獲得我們的信任,正面積極的處理態度,至少下次還有可能去消費。 這件事讓大詩人回想起以前在台積電當工程師的時候,由於製程整合工程師常常扮演偵探的角色,在追查製程異常像是在辦案,有時候會遇到製程A懷疑是製程B的問題,好心地提供線索,聽完也覺得非常有道理,但是千萬不能就這樣結案,務必要親自去問製程B,婉轉地提出問題,給製程B解釋的機會;不得不說再台積電,誠信正直真的是公司文化的一部分,大部分的情況下,每個單位都會很正面的面對問題,有錯誤就更正,沒有錯誤就一起再來找答案。 最後依然要回到我們投資的問題,指數投資最大的訴求之一就是低費用,台灣勉強堪用的指數產品台灣五十0050,費用依然有改善的空間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