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興趣的新手如何進行指數型投資?

前提是你已經對指數型投資有興趣,遲遲無法下手 本篇文章會針對幾點,詳細說明指數型投資的心法,給新手參考,如果你有其他投資方法也可以,歡迎列為對照組,將指數型投資方法的結果互相比較,畢竟最終結果是要能夠經得起考驗。 指數型投資心法一:放棄低買高賣、放棄預測股價 所以新手如果手中無任何指數型ETF,其實可以立刻購買最低可承受的單位,指數型ETF是有明確的產品定義,也就是大範圍、低費用、無策略、無槓桿的指數型ETF,台灣目前最標準的產品就是0050台灣五十ETF,國外也有很多產品,最簡單的就是VT,可以透過美國券商購買,也可以透過銀行複委託。 指數型投資做法一:立刻入手最低可承受單位的指數型ETF 立刻入手的好處是可以親自驗證績效,長期持有多年之後,自然就可以獲得結果;再來是因為已經放棄低買高賣、放棄預測股價,自然不用等到股價回檔,自然不用怕股價太高,然而股價這件事,是每個人心中的魔鬼,每個人心中的貪念,後續還會有很多難關需要突破。 指數型投資心法二:單筆投入、定期定額,兩個一樣好 只要心頭抓定定,不論是單筆投入、定期定額,對於指數型投資,效果是一樣的。 為什麼呢?因為就是無法預期未來股價變化啊! 單筆投入,萬一股價一路走跌,那就要接受套牢的考驗,以及人性考驗,懷疑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;可是萬一股價一路漲,單筆投入那可是求之不得的好啊,會佩服是自己英明,可是明明只是運氣好。 定期定額,對於股價一路走跌是有好處,可以分散買入價位,但是也要心臟夠強、毅力夠堅定,能夠持續進行,不然常常有人會買到手軟、股價看到心軟;萬一股價一路漲,定期定額可就要吃點虧了,買入價位持續增加,不過內心總是歡喜的,因為至少投資報酬率是賺的,賺錢買進總是勝過虧錢攤平。 指數型投資做法二:立刻入手最低可承受單位的指數型ETF,後面部位隨心所欲 哈哈,感覺做法二跟做法一很接近,就是至少先持有最少量的指數型ETF,再來你再慢慢考慮是單筆投入,還是定期定額加碼,或者只維持少量也沒關係。 因為就投資結果而言,其實不論是怎麼樣做,經過五年、十年來看,差異其實都是很小的。 股價高、股價低入手差異其實很小的,所以很多人心魔無法克服、貪念無法克服,手中有三百萬、五百萬的閒錢,可是遲遲無法下手,場邊觀望太久,都是想著怎麼樣獲得最大利益、怎麼樣避免風險。 甚至你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