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存錢這件事,家庭背景、跟周遭環境,都有很大的關係與影響。

國中的時候念台中某私立國中,對於錢的事情印象很深刻。


我的家庭是小康收入,父母親都是老師,所以相比私立學校同學,我的零用錢是比較少的,那個時候正流行喬丹氣墊籃球鞋,一雙新款的鞋子都要三千、五千,有次剛好舊的鞋子壞掉,我就跟爸媽說我也想買喬丹的球鞋,結果只得到一千塊的預算,剩下的要用自己的零用錢,那時候一個月的零用錢好像也是一千塊,很捨不得買就放棄了。

回想起國小的時候,對於錢的事情沒有太大的感受,原來國小我念的是普通國小,大家也都沒有什麼零用錢,放學後一起去補習,吃碗十塊的陽春麵,加一堆台中特色的辣椒醬,大家也都吃得很開心。



然後會在私立國中發現,原來很多喬丹鞋同學,都是從某私立國小畢業的,恩,這樣也就不奇怪了。


後來高中唸了台中一中,再度回到正常世界,我的很多高中同學是自己騎腳踏車、自己搭公車上下學的,跟私立國中家長名車接送,反差很大;我又從零用錢所得貧窮等級,回到零用錢所得中上等級;富有與貧窮,完全是跟你跟環境對比。

大學上了台大,又是個天龍國人數比例很高的學校,有些同學就會開車上學,我們這種中南部上來的,有台摩托車就很不錯了,不然沒有人要約你出去玩;那個年代不知道為什麼,摩托車很容易失竊,特別是新款、新車,於是我們大多騎著有菜籃的機車,很醜可是勉強可以騎到畢業;大學的室友也是個節省的人,那個年代宿舍是沒有冷氣的,我們都在圖書館、速食店,吹飽冷氣再回去洗澡睡覺。

我從大一開始就有家教,是父母的朋友介紹的,後來陸續又有其他人介紹家教,算是口碑還不錯,因為我都盡量把家教安排好,即便要玩社團、要出遊,也都把家教安排好;於是我從大一教到畢業,幾乎沒有中斷過,更爽的是,我家裡的零用錢依然照舊,所以可以看到戶頭的數字一直增加,到研究所畢業後,我的零用錢、家教費、獎學金等存款,已經破百萬了,那個時候流行第一桶金是一百萬,我都有點疑惑,就這麼莫名其妙的有了第一桶金。



研究所是在台南成大念的,不要問我為什麼?因為其他家都沒考上啊,廢話,於是到了南部又是極大的反差,在台大六千房租只能住台北縣的雅房,在成大六千可以住學校附近的套房;台大70元只能吃學校、宿舍自助餐,成大70元可以吃簡餐。

我不是說貴就是怎樣、便宜就是那樣,但是我的人生一直在這樣物價的落差起伏很大,所以我對於環境價格一直有很強烈的感覺,所以對於消費有很謹慎地在控制。


畢業後的工作在南科,住房租金根本沒變,跟學生時代差不多,空間甚至更大了;然後因為工作時間很晚,也大多吃公司餐廳,所以帳戶的錢再次迅速增加,工作第二年大概就接近三百萬了,以台積電菜鳥工程師的年薪,其實是超過同年齡的醫師的,因為醫師還在住院醫師訓練階段。

再來莫名的吃錯藥,想排除所有工程師類型的工作,轉換去金融業的半導體產業分析師,薪水狂掉到原本的一半,看到薪水入帳的時候,感覺連塞牙縫都不夠,還好先前買的逢甲小公寓只花了不到兩百萬。

我的首購房屋逢甲小公寓,只有我當時兩年的年薪以內,這個預算實在是超低的,因為我換算租金跟房貸幾乎差不多。


再來到了我要三十歲了,正好也是金融海嘯發生的那年,不用我多說,金融海嘯真的是非常慘烈,只能慶幸自己在三十歲之前,花的最大條的,就是不到兩百萬的小公寓,投資上面也是小賺小虧,影響很小。

最後是另外一半的影響,我的人生比較坎坷,所以交往的對象也不少,有住天龍國豪宅的、有逛百貨公司只逛G樓的、也有完全不逛百貨公司的;身上的單件物品要超過五千、一萬,然後還要很仔細注意清潔、保養,喔實在是太累了。

回顧這些歷史,只是想起原來自己一直都有些閒錢可以投資,原來都是平常有存錢,至於存錢跟家庭背景、跟周遭環境,都有很大的關係與影響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鄭正一老師殘扶險課程心得筆記三:殘扶險對於我的家人長輩有極大的幫助,相信 對你們也有

奇美博物館,來台南必看,動物廳導覽資料準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