捨本逐末的理財方式,不要怪別人騙你,只能怪自己智商低

捨本逐末的理財方式,不要怪別人騙你,只能怪自己智商低 市面上流行很多莫名奇妙的招數,乍看之下很像很重要,但是往往捨本逐末,冒著賣白粉的風險、賺著賣麵粉的利潤,舉例說明,相關人士請勿自行對號入座 xd 1 、配息萬歲 太多產品打著配息的口號,每個月領 xx 萬! 定存股? 領 x% 的配息、損失 xx% 的股價以及複利增值 投資型保單? 領 x% 的固定配息、損失 xx% 本金、淨值 大部分的資產投入配息產品,若無做到分散效果,會承擔過高的風險,單一個股、單一房地產、單一公司債⋯ 冒著賣白粉的風險、賺著賣麵粉的利潤 2 、無產階級萬歲 避免官司訴訟,所以名下資產越少越好! 世界知名富豪,哪個人名下無資產?哪個人名下資產越少越好? 假扣押有那麼容易?世界知名富豪會沒有官司訴訟?郭台銘名下沒有資產?沒有官司? 避免官司訴訟,就是趕緊找有經驗的律師諮詢,排除工作事務的地雷,怎麼會是大幅度減少名下資產,然後官司擺爛,身敗名裂都不管嗎? 通通可以放到我的名下,我來替大家保管! 有關法律訴訟的資訊,請諮詢有牌照的律師! 3 、免稅避稅 這樣做可以免稅、避稅! 九成九的免稅避稅招數都是自欺欺人的,不要怪別人騙你,只能怪自己智商低。 發生稅務糾紛的時候,不是自己已經身故、就是業務已經烙跑,九成九的稅務建議都無法實際驗證,廢話,公開的話,稅務人員就會堵死漏洞。 實質課稅原則,是無敵原則。 摸著自己的良心、摸著自己的腦袋,你自己就知道該不該課稅,不要自己騙自己,繳稅是高尚的行為 xd 壽險理賠免稅,是少少的保險費,理賠高額的身故保險金。其他儲蓄型的保險,不論是增額型、年金型、還本型、投資型⋯,根本壽險保障額度很低,怎麼會有保險的性質呢?怎麼可以免稅呢? 網路上可以自行搜尋實質課稅的判例,未來發生的機率只會更多,政府要增加收稅,一定是從有錢人開刀。 以前保險都可以免稅? 以前的軍公教也可以領 18% 啊! 為何要短時間大幅度的轉移資產? 不要怪別人騙你,只能怪自己智商低。 每年贈與額度二百多萬,都有使用嗎?二十年可以轉移四千多萬,你的遺產有這麼多嗎? 真正富豪都是使用公司控股、基金會的方式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