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所理解的保險-身故給付的壽險篇

我是在去年(人生接近四十歲)才開始花點時間去了解保險的,之前由於家中長輩觀念因素,從小到大都沒有額外投保人身商業保險,但是開車的車險都有投保。

我想從車險來舉例人身保險,其實是很類似的概念,大致上也分為兩大類,賠給他人跟賠給自己的。但是人身保險跟汽車保險在保值上面的認定有很大的不同,汽車超過20年一般殘值很低,有的老人超過80歲還認為殘值很高;再來是汽車可以換車,人身只能整型、換肝,目前還有辦法全身換新。


保險大致上依照幾個項目區分:終身、定期;疾病、意外;還本、不還本...,個人比較傾向不還本的保險產品,因為還本把錢交給保險公司投資,不如自己投資指數型ETF。

賠給他人的就是身故給付,當然自己用不到,留給家人用;身故死亡有分意外死亡與疾病死亡。意外死亡的機率比較低,所以意外壽險的保費會比較便宜;每個人最終都至少會因為疾病死亡,所以一般壽險會比意外壽險貴。

如果以車險來舉例,車碰車保險理賠的機率比較低,全險撞電線桿也可以理賠的機率比較高,所以車碰車的保費會比全顯得便宜。

再來比較終身意外壽險和定期意外壽險,定期意外壽險超便宜的,費用高低主要是依照職業;終身意外壽險大多是還本類型,可能原因是意外壽險已經很便宜。

再來是終身一般壽險和定期一般壽險的比較,終身壽險一定會比較貴,因為一定領得到,所以有類似還本的概念在裡面,有還本概念的通常不推薦;定期壽險當然會比較便宜,因為沒用到就當作公益,然後定期壽險的投保年齡上限,大概也有到平均餘命的80歲左右。

最後釐清幾個自己的觀念,首先是年紀超過60或是70歲之後,其實不大需要賠給他人的身故壽險,主要是家庭責任已經差不多,賺錢能力也差不多要退休了,房貸也繳的差不多了。

最後的最後是壽險的額度,都是以家中主要工作收入者當作被保險人,額度的部分,有的人會用房貸金額來推算,譬如房貸二十年二千萬,這樣定期壽險可以投保二千萬,然後隨著時間增加而遞減,二十年後房貸還清,這部分的定期壽險也結束。有的人會用十年的年收入來推算,假設發生意外還可以維持十年的保障生活。所以如果年收一百萬,保障家庭生活部分的費用,可能需要一千萬。

比較敏感的狀況是,家庭成員工作收入落差大,常見的狀況是老公年收入三百萬,老婆沒上班在家帶小孩,很容易因為安全感的問題,而投入過多金額在還本型產品,或是長年期儲蓄產品,其實這個比較像是婉轉地繳交保母費、打掃費、安家費,只是改透過保險這個名目,感覺像是存了一筆足夠的錢,讓老婆、小孩有安全感。

老婆每個月跟老公拿十萬塊家用,好像很恐怖,都是去逛百貨公司的高級超市嗎?可是如果是每個月繳交十萬塊保險費,感覺就變成很顧家、很有責任感,很多老公會拿每個月要繳十幾萬的房貸、車貸、保險來說嘴,貌似很辛苦、負擔很重,其實是要炫耀收入很高,殊不知上述幾項花費都應該當作消耗財,拿來使用、消耗的,而不是拿來投資、賺錢的。

三十歲男性,一千萬的一年期壽險保費要一萬七,一年期的意外壽險大概是半價,團體保險會有額外優惠,所以壽險的部分,推薦大家工作的時候參加公司的方案,額度加到最高等級,心臟大顆一點的,就全部使用意外壽險,想要安全一點的,就多花點錢,提高一般壽險的比重。

醫療保障類型產品複雜很多,但是類似概念很像,改天再來寫,但是消費者自己一定要願意花心思去了解、去學習,大家可以討論概念。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鄭正一老師殘扶險課程心得筆記三:殘扶險對於我的家人長輩有極大的幫助,相信 對你們也有

奇美博物館,來台南必看,動物廳導覽資料準備

給錢才是真愛,我如何評估付費課程?